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寄寄亭”原址在何处

发表时间:2020-05-11 09:12作者:张一民来源:淮海晚报

寄寄亭是清江浦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所官署园林建筑。它建于明代成化十四年(1478),今已废圯。万历年间,松江府青浦县进士王圻辑编《三才图会》,将其景观图收入到该书的地理类第六卷中。

12.jpg

《三才图会》中这幅木刻版画构图虽然简略,但为我们了解寄寄亭原貌提供一个直观的印象。图中寄寄亭位于池沼中岛上,四面通透,有雕刻精美的栏杆围合,亭边树木蔽荫。池沼沿岸曲折有致,植被葱郁。有一板桥横架池上,与中岛相通。临池又有石砌平台,台上有人坐在横栏上,观看着一只正在散步的麋鹿。其身旁是丛木假山,隔水相望,另有亭子矗立翼然。图右侧则绘有主仆二人立于池岸观赏景物。可见寄寄亭一带风光怡人。

寄寄亭原址在何处?据《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卷二十五载:“寄寄亭在工部署内”。根据这条记载,有人推测,寄寄亭原址应当在清江浦区的纪家楼小学附近。实际上,《光绪丙子清河县志》上的记载是错误的。《三才图会》寄寄亭景观图上附有说明:“寄寄亭在清江浦户部分司之署。”

工部署和户部署是明代永乐初年朝廷设在清江浦的两个不同的职能机构,工部署监理船厂,户部署监理漕仓。两个衙署不在一处,工部署在纪家楼附近,户部署在常盈仓附近。两署相距约有二里。

要分辨清楚寄寄亭究竟建在哪个衙署,就得了解一下亭子的构建人邵文敬的身份。

邵文敬名珪(1441-1489),以字行,号东曹隐者,常州府宜兴县人。成化五年进士,官户部主事,先是在河北三河监理草税,后又到淮上清江浦监理漕仓。

邵文敬在京的时候,曾结识了当朝的三位大名士,即经筵侍讲程敏政(号篁墩)、庶常吉士李东阳(号西涯)、史馆编修吴宽(号匏菴),因志趣相投,成为挚友。成化十四年,程敏政由京城回安徽休宁省亲,途经清江浦,访友人邵文敬于户部署。其时,寄寄亭落成不久,文敬设酒于亭下。席间,程敏政欣然命笔,撰写《清江寄寄亭记》,文曰:“户部主事邵君文敬理饷事于清口,得隙地于公署之南偏,中为高丘,杂植桃柳,引水环之,而结亭其上,将以寄寄名之。”由此可见寄寄亭建在户部署,当是无疑。

13.jpg

邵文敬建亭名“寄寄”,有取“人生如寄”之意,他向程敏政解释:“清口之理饷事,率岁一更,视公署若传舍。然以吾之不能久于此也,故以是名之。”程敏政回京,将邵文敬营建亭构事告说了李东阳,李东阳曾在邵文敬赴清江浦任职前,以诗为之送行:

东南民力竭,要使皇仁播。

官虽问升斗,职岂在扬簸?

偶托平生交,因君识吾过。

君当策勋伐,极力起贪儒。

聊因赠行什,预卜还朝贺。

李东阳赠诗是勉励邵文敬在清江浦理饷能顾及百姓的负担,严惩官场上的贪腐(邵在监理三河草税任上曾有过斥贪拒贿表现),做出涵帝德、播皇仁的政绩。此番听说寄寄亭落成,即又依据亭名原意为邵文敬题诗:

寄寄亭中寄此身,此身真作寄中人。

离心落雁同十里,倦眼开花又一春。

楚地山川南北会,汉槎风月往来频。

他年石上看名姓,多是东曹奉使臣。

成化十五年,又有好友吴宽从家乡苏州守丧期满返回京城,路过清江浦,访文敬于户部署,登寄寄亭,止宿西轩,赋诗弈祺,观赏书画,流连两日,并挥毫为寄寄亭书额。

上述三人都是以进士出身入选翰林院,而成为明宪宗的近臣,有他们为邵文敬站台,使得寄寄亭名声大噪。三十年后,有清江浦仓曹称:“吾署有寄寄亭名天下,以匏菴之书、西涯之诗、篁墩之文尔也”(见明夏良胜《东洲初稿》卷十二《一鉴亭诗序》)。

邵文敬理漕于清江浦,虽然有寄身天地的感觉,但他毕竟又有心怀天下苍生之志,他谨记友人嘱托,不敢以其身之如寄而付诸事于不问。据明人《思轩文集》卷十八《严州知府邵君墓志铭》载:文敬“董赋于淮之常盈仓,出纳之际,一秉至公,兵、民两受其惠。君为人儒雅,貌恂恂,体若不胜衣,而才用特达,故所主辄著能称。”邵珪在劳碌之余,与词林诸君子出入于寄寄亭,语笑款洽,辞翰往复,或弈棋、或习书、或觞咏,以消除疲惫、调节情绪,怡养情性。尤其是他的诗作颇有新意,曾有一句“半江帆影落尊前”,荣获 “邵半江”之雅号,以致他的诗集在其身后题名为《半江诗集》,此诗句就出自于寄寄亭。在笔者看来,邵文敬当初构亭名为“寄寄”,既有“寄身”之义,也颇显他的 “寄兴”“寄趣”“寄志”等旷达情怀。

成化十六年,邵文敬离开清江浦回京,不久受荐出任福建思南知府,累官至浙江严州知府,于弘治三年正月因劳累卒于任上。

自邵文敬在清江浦离任,后继来任的诸位户部主事,不仅因署中有寄寄亭而引以为豪,而且对亭子呵护有加,经常予以维护修葺,还对亭子的周围环境进行改善,增补了景点,扩大了景区。如寄寄亭北面原有一草堂名“宜晚”(也有人称之为“晚宜堂”,后改名为“清江草堂”,大名士王阳明曾为之书匾)。弘治年间,户部主事叶天球见草堂东偏有旧屋三间,日就颓蔽,于是缉而新之,用作户部署官员的学礼之所,匾曰“冬足轩”。又如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方逢时在某年腊月先春之日,到清江浦西池观赏捕鱼,偶然经过一贵人所居之圃,见遗有“敞坏斯半”的草亭,即令人撤取其材,增损其制,移建寄寄亭之南,既成,取名曰“先春草亭”。(见明方逢时《大隐楼集·先春草亭记》)

在历任户部主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寄寄亭景区中的各个景点已构成南北相望,东西对峙的格局,且在公厅私室之偏,得免叫嚣挥突之扰,清幽雅致,花木扶疏,情趣盎然,因此成为清江浦的一处“其迹颇奇”的名胜,引来不少文人雅士为之题诗,如国子监博士林光、大理寺卿郑岳、漕运总督吕希周、左参政区越、河南巡抚潘恩、刑部员外郎皇甫涍、成都知府邵泉厓、南雄知府倪宗正、广信知府金宗润、龙南县令李培等均有诗作。

然而这些诗韵仅回响于明成化至万历年间,到了天启崇祯年,再没有出现吟哦寄寄亭的诗作,可能是随着明末国运日趋衰败、社会动乱不已,仓储逐渐萎缩,寄寄亭亦无人过问,任其毁圯。入清,随着政权更迭,户部署已凋敝不堪。康熙十七年,江南河道总督靳辅受命移驻清江浦,在明户部署旧址上“凿池种树,以为行馆”,最终形成河道总督府的花园——“清晏园”。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已逐渐忘却了这里曾出现过得寄寄亭,反而误传寄寄亭原址在工部署,为后来的编志者所采纳。笔者写这篇小考,就是为了纠正这个错误说法,同时希望清晏园里能有朝一日重现寄寄亭的身影,毕竟它是清江浦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处相当有名的园林建筑,其景区确实是清晏园的前身。

文章分类: 娱乐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淮游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工作人员,过期则视为认同。本网客服QQ:3185251323。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副标题

淮讯
淮旅
淮食
淮史
淮文
淮艺
淮教
淮商
淮频
推荐阅读
运营机构:江苏嘉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盈科(淮安)律师事务所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