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历史遗产双金闸,江苏第一个使用水泥的水利工程

发表时间:2020-05-16 11:28作者:未知来源:淮海晚报

在淮阴区凌桥乡双闸村,静静地矗立着一座民国时期的节制闸,名为双金闸。它位于有着“中国水工历史博物馆”之称的清口上游,原本是为解决汛期黄河水在清口处向运河倒灌的问题,如今虽然早已不承担这一主要功能,但却并不有损于它的重要地位。日前,记者随同市档案局、水利局、市志办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和专家,探访了这座带有民国建筑风格的小型水利枢纽。尽管貌不惊人,双金闸却有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之一等多重文物身份,是江苏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水泥作为胶结材料的水利工程。

32.jpg

沧桑前世:反复搬迁几度拆建

跟许多保留至今的文物建筑一样,双金闸也经历了涅槃与重生。最早的双金闸并不是我们现在见到的这座,它始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当时因黄流倒灌清口,河道总督靳辅上疏建双金门闸,并挖闸下引河。其奏疏曰:“洪泽湖周围数百余里,所引上流分黄之水,一时不能灌满,则仍难免黄水倒灌运河之患,今必须再于清河县之西建双金门大石闸一座,并于闸下挑引河一万余丈,如遇黄河十分异涨,则立启此闸,由引河分泄归海,则黄淮会合之处又可减黄水一二尺,有裨运道,最为吃紧。”双金门大闸即双金闸的全称。康熙批准了靳辅的疏请。双金闸建成后,单孔宽一丈八尺,双门总宽三丈六尺。后来果真如靳辅所言,双金闸开始发挥分泄黄水的作用,可使清口黄河水位下降一二尺,便于漕船渡黄。

康熙二十六年(1687),开中河并在仲家庄建闸控制,运道从仲庄闸进入中河,以避黄河百八十里之险。又“自清河县西北起开河,经安东城……迄于平旺河,由安东南潮河(灌河)入海,兼利盐运,名下中河,一名盐河。”自此,双金闸便成为盐河的源头之闸。据《咸丰清河县志》记载,康熙四十二年(1703),因运口移到杨庄,运道改变,双金闸中间矶心被拆,两侧的闸墙作为石质束水堰被保留。为了向盐河补充水源,将盐河口门下移到杨庄迤北的花家庄,建盐闸代替双金闸向盐河泄水,此后双金闸便以盐闸面世。

乾隆八年(1743),因束水堰溜急碍航,便将闸墙拆除扩展,改做柴草坝,相机展束,以防黄流倒灌。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盐闸替代双金闸后进行了第一次迁址,地点仍在老杨庄附近,在原闸上游160米处,以原闸拆下来的旧砖石另建了新闸。《续行水金鉴》中记载了盐闸的第二次迁址,时间是在嘉庆十七年(1812),当时由于河道变动,盐河口门上移,盐河源头又回到康熙二十四年的双金闸附近。从今遗存的双金闸向上至豆瓣集,至今尚可见两道堤,北为遥堤,南边运堤,即当时所开的缕堤。道光八年(1828),盐闸再次移建,并改单孔为双孔,恢复双金闸原名。道光二十七年(1847)双金闸再次拆建,是否移址,史无记载。按民国十年(1921)12月10日江北水利局总办王宝槐查勘双金闸旧址报告:“该处接连有旧闸基四处”记载,似应移动。《民国续纂清河县志》载:“光绪七年(1881)总督左宗棠、漕督杨昌浚合奏疏请移建双金闸,乃距旧闸六十丈为新闸。九年(1883)十月兴工,十年六月竣工。”这一次上移了186米。

底高之争:英国工程师与当地士绅的争论

民国九年(1920)八月,一场大水致使双金闸南墙倒坍,闸底被水冲坏。时人将南孔堵闭,留北孔过水。明知双金闸底板不牢,仍要它带病运作,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但当时尚无专管机构,督办运河工程局正在筹办,直到1921年才正式设立江北水利局,派王宝槐为总办。民国十年(1921)九月,运河出现了特大洪水,双金闸被彻底冲垮。事后经英国人莱因工程师分析:“起于下端为水抽空,闸底下部虚悬,渐及闸之金门两墙底,是以一经大水冲刷,无法防护,致有是失。”

双金闸被冲垮以后,是年12月,江北水利局总办王宝槐率员查勘,并拟定修复计划,但其方案最终未被采用,采用的是英国工程师莱因的方案,因后者的耗资少得多。后来莱因主持了该项工程。他认为,若维持原闸流量,孔宽可缩小为4.5米,而底高必须下降。理由是以前黄河水源充沛,水位相应较高,可适时补充盐河水源,现在黄河北徙,沂水源近,涨时快速,消退也快,很难保证常年高水位。根据有限的水文资料,原闸底海拔9.95米,而运河水位一年之中有一半以上时间达不到这个高度,所以又在杨庄建了盐河涵洞,涵洞底高只有7.32米,比原双金闸低了2.63米。只有降低双金闸的底高,才能保证枯水时盐河有充足的水源。虽然双金闸在历史上属河督、漕督管理,但重修费用来自盐税,必须为盐商负责。

民国十一年(1922)10月1日,运河督办局参赞、科长、技正,在清江浦约同淮阴、淮安、宝应三县士绅会议,通报了莱因工程师的计划。缩窄孔宽,没有什么异议,对降低闸底,却遭到与会者强烈反对。所谓士绅,大多是前清遗老,他们第一墨守成规,第二害怕闸底降低,运河水源过多流入盐河,影响里运河补水及淮、宝水稻生产。遗憾的是当时参与投资又是唯一收益的盐务局,却未在邀请之列。因此,运河督办局迫于压力,将闸底保持旧有的9.95米。金门缩窄,闸底不准降低,其过水流量则相应减少了6%。民国二十年(1931),工程局实测双金闸底高为8.7米,可能是在施工中作了折中处理。

莱因工程师主持修复的双金闸,是江苏省第一个使用水泥作为胶结材料的建筑工程,甚至底板完全采用混凝土,厚达1至1.3米。由于采用了西方水利科学的新技术、新材料,修建而成的双金闸结构整体性好,强度及耐久性均大大提高,启闭更为灵便可靠,成为当时水利工程建筑技术的样板。这项工程于1923年7月底竣工。实耗银元10万8000元,相比王宝槐预算的29万元节省了一大笔。

使命终结:珍贵文物成申遗遗产点

虽然双金闸的底高在施工中做了折中处理,后来还是无法为盐河提供充足的水源。民国十六年(1927)十二月,盐河水位过低,致使淮北食盐无法外运。盐务局大为恼火,花了大把银子修复的双金闸,却放不出水来。冬春正是盐运旺季,盐河水小不能运盐,不仅影响盐税收入,更影响苏、皖、赣地区的群众生活。于是盐务局组织人力在双金闸下扒开运河北堤放水。因事关重大,省府出面斡旋,才又重新堵复。

此后,双金闸一直承担着分泄运河来水的功能,平时则向盐河补给水源。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挖通了新沂河,沂水有了主要通道,双金闸的泄洪压力减轻,主要任务是向盐河供水。从1950年开始,双金闸由淮阴县运河工程事务所管理,沿袭旧制,叠板式闸门委托闸北一家孙姓群众代管,需要启闭时临时聘用当地群众启、下闸板。1952年淮阴县运河工程事务所撤销,双金闸改由新建成的淮阴船闸管理所管理,因为船闸一直隶属于省治淮总指挥部,后为水利厅管理,直到1962年才划归给交通部门。

1958年,淮沭新河开挖,彻底截断盐河通道,双金闸完成了历史使命,由新建的盐河闸取而代之。1959年新建的盐河闸,为洞式结构,共有12个泄水孔,每孔高、宽为4.2×3米,闸底海拔只有6.8米,外加三个发电孔,不仅可以在任何时候向盐河补给水源,还保障了近200平方公里范围可适时排涝;为淮阴、涟水、灌南三区县256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

上世纪七十年代,双金闸被改建为夏家湖南电站,至今仍有向盐河补水及解决周边农田排涝的功能。2003年3月,双金闸被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30日,双金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双金闸作为大运河在淮安的5处遗产点之一被列入申遗文本。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淮游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工作人员,过期则视为认同。本网客服QQ:3185251323。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副标题

淮讯
淮旅
淮食
淮史
淮文
淮艺
淮教
淮商
淮频
推荐阅读
运营机构:江苏嘉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盈科(淮安)律师事务所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