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30年了,他一直在坚持手工制作杆秤

发表时间:2020-06-16 10:37作者:曹盈 朱友光来源:淮海晚报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杆秤是市场交易必不可少的计量工具。这一古老的衡量工具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出来以方便人们买卖,映射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因为电子秤的普及,杆秤这曾经重要的商品流通度量工具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民族的符号。2009年,杆秤制作技艺被收入第二批‘清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清河区非遗普查资料汇编》。56岁的古连俊是杆秤制作技艺淮安地区的唯一传承人,在他看来,这制作杆秤的手艺,正在慢慢写进人们的记忆,面临着消亡的命运。

13.jpg

30年了,他一直在坚持

历史传说 鲁班或范蠡是发明人

手工制作杆秤的工艺在中国流传历史悠久。传说也有很多种,但在民间,有两种是广为流传的。一是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他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还有一种说法称杆秤为范蠡所制。相传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产生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一天夜里,范蠡外出小解,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便突发奇想,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

但是时间一长,范蠡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克扣百姓。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目的是为了告诫同行:作为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不能去赚黑心钱。并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和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做不了官);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短命)。”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并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

14.jpg

三代相传 16岁开始制作手工秤

踏着老花街斑驳的树影,记者来回找了几趟才找到古连俊的店铺,店门口最显眼的地方摆着大小不一的电子磅秤,仔细瞧,墙上挂着一排木制杆称,目前这是淮安唯一能买到杆称的店铺。“全淮安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做这个喽。”说起这个,56岁的店主古连俊的话语中全是落寞。

古连俊制作杆称的技艺是跟父亲学的,“我父亲是跟他姑父学的。”在古连俊儿时的记忆中,几乎都是关于杆秤的印象。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古连俊就蹲在旁边看父亲做杆秤,同时为父亲打打下手,帮着递一些材料、工具。1974年,16岁的古连俊初中毕业后便专职跟父亲学习制作杆秤。没想到这一行,古连俊竟然已经做了30年,而且至今仍在坚持。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商品经济日益兴旺起来,对杆秤的需求量也变得大了。1985年,淮阴衡器厂招杆秤工人,技术过硬的古连俊顺利考入,并很快成了技术骨干,负责车间生产工作。1993年,古连俊被任命为门市部主任,门市部便位于现在的东大街东头。尽管门市部已经被拆迁,但是古连俊还是向记者讲述了门市部当日的辉煌,“门市部有10名工人,全部是正式工。正式工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土话说就是‘铁饭碗’。当时我们厂子里的工人工资是130元,而其他厂包括国有企业的工人工资只有80元。” 

古连俊告诉记者,杆秤最辉煌的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当时,每个乡镇都有做杆秤的手工业者。他们厂里几十号人加班加点,都赶不上卖。南京、徐州等周边地区,甚至山东、安徽,乃至内蒙古,都有淮阴衡器厂生产的杆秤。

15.jpg

工序复杂 熟则能生巧

古连俊的店铺很小,大概有十个平方,窄窄的空间靠西的墙壁橱柜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杆秤,朝街的玻璃窗子前放着一张长条桌子,这就是他的制秤场所。从事杆称制作几十年,古连俊已将制作手艺烂熟于心。他告诉记者,“杆秤的构造并不复杂,包括带星点的木杆或金属杆、砣、砣绳、头号系、二号系和秤盘。但是看似简单的杆秤,做起来却并非想像的那么容易,得经过几十道工序方可做完。”

56岁的古连俊眼力很好,给记者示范制作过程时,很多细活他都不需要戴眼镜。他说,制作杆称要从选取秤杆木料开始。做秤选用的木杆较为挑剔,需要纹路细腻且木质坚硬,柞栎木、红木等都是上等的材料。为了保证木杆不开裂,选后的材料要放在干燥处堆放两个伏天后才能使用。木材经凿、刨处理后,变成了笔直的又长又细的椭圆柱体,再用细砂布沾水,打磨得又光又滑;再将木杆两端套上金属皮,杆秤便出现其雏形。

接下来便是制定重量刻度。打磨好的秤杆挂上秤盘后定支点,用砝码校验,这是一个极为细致的过程。古连俊告诉记者,要用左手食指不停地轻轻拨动秤砣,当木杆处于平衡时,用双脚规在木杆背面划一道印记,这道记号就叫定盘星,其余便按此推断重量。随后,再用一把极为精致的戳子对着记号打眼,一杆秤上有多少星,便需多少眼。一枝承受15公斤的秤要钻近300个眼,这道程序很需耐心,稍不注意就会戳穿木杆而报废。打好眼之后就要将一段段的细铝丝插入眼中,折断,锉平,便留下了一个个星点。几百个眼,就要几百次穿插、折断、锉平。“这叫‘钉秤花’,钉好秤花后,就要进行水磨,晾干,最后再将杆砂光,上漆、打白蜡;用绳将托盘接好后还要进行计量检定,检定合格一杆秤才算完成。”古连俊讲得顺口,记者听得却如坠云雾,只觉手工制作杆秤是一件相当繁琐的事。“熟能生巧,做熟了就不觉得很费事了。”古连俊笑着说。

难以糊口 传承成问题

随着电子秤的普及,使用杆秤的小商小贩越来越少,走进农贸市场或一些小商店、大型超市,看到的基本上都是电子秤。整个下午,古连俊的店内只来过两个人,一是修电子秤,一个是买电子秤。虽然以电子秤生意为主要谋生手段,但在古连俊看来,杆秤比起电子秤更具人情味,“你看,买卖中,卖家满脸笑容喊一声‘您看,秤高高的,绝不缺斤少两’,买家看着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也觉得确实得了很大实惠。大家都很高兴。但现在随着电子秤的普及,很少有人用杆秤了。”

古连俊告诉记者,近年来,杆秤的销售量逐渐减少,有时好几天才卖出一杆。“现在,别说是使用了,很多小孩子连杆秤都不认识。我一个月最多能卖出二三十杆,而且这几乎是全淮安的量,因为淮安目前只有我一个人在做。我也只是有人需要了,才做。”

当记者问及制作杆秤的手艺传承时,古连俊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说,儿子古杰也会制作杆称,但很少做,“他有自己的工作,平时也没有时间,只能算个爱好。”古连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做一杆称需要四个小时,我一天只能做两杆,一杆手工杆秤能卖到30元左右,这样算来,一个月卖不到两千元,再刨去成本,只能挣个千把块钱,指望这个糊口,根本是不可能的。”

看着自己手中的杆秤,古连俊的神色有些黯然,“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到什么时候,现在各个环节都在萎缩。杆秤的杆子是从山东临沂进的货,秤砣是从河南长葛进的货,秤卡是从浙江永康进的货,秤钩是本地一位铁匠打的,那个铁匠现在也转行了。”古连俊告诉记者,他培养出的八个徒弟,现在都另谋他业了。原先厂里的几十位老工人,现在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做杆秤了。

“杆秤会逐渐被新的技术所取代,我可以接受,但是杆秤的制作工艺应该保护起来,这是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的一部分。”古连俊对记者说,在他的心里,杆秤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东西,跟电子秤相比,它更耐用,而且方便携带。“我真心希望杆秤制作手艺代代相传下去,别让它有一天成为博物馆的展览品。”这,就是56岁的古连俊的愿望。

文章分类: 娱乐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淮游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工作人员,过期则视为认同。本网客服QQ:3185251323。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副标题

淮讯
淮旅
淮食
淮史
淮文
淮艺
淮教
淮商
淮频
推荐阅读
运营机构:江苏嘉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盈科(淮安)律师事务所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